-
友情链接: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参考来源。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 70 岁的老头子,凭什么还能让全世界的观众心甘情愿掏钱买票?
据猫眼电影最新消息显示,《阿凡达 3:火与烬》将引进中国内地,而在北美,已确定档期为 12 月 19 日。
此消息一出,影迷圈那可是炸了锅。回想往昔《阿凡达 2》的热潮,你是否也曾在那寒冷的 12 月深夜去排队买票?
但这次不一样了,卡梅隆的野心远比你想象得更大。
卡梅隆表示:前两部电影是负面的人类和正面的纳威对抗,在《阿凡达 3》中,我们会反着来。这是否意味着这位技术狂人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善恶对立,他要颠覆观众的认知。
这次杰克和奈蒂莉一家不仅要面对人类,还将遇上邪恶的族群“灰人”。纳威人也有坏人?这无疑增加了电影的故事性和可看性。
卡梅隆想告诉我们什么?人性的复杂不分种族,善恶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想想看当你习惯了为纳威人的遭遇愤怒,突然发现他们中也有恶徒时,那种冲击感会有多强烈?
让我们看看《阿凡达 2》在中国市场的表现。《阿凡达 2》在其上映的第 7 天,于中国内地的总票房,终于是突破了 5 亿元。留意这“终于是”一词它背后饱含着诸多无奈。
《阿凡达 2》全球累计票房超 2054 亿美元,不仅超过《复仇者联盟 3:无限战争》,还进入影史票房前五行列。
但在国内影片的表现却远未达到预期。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并非是电影本身不够好,只是观众对荧幕特效早已习以为常,早没有新鲜感了。
2009 年,《阿凡达》刚上映之时,中国观众对于先进的 3D 技术充满了好奇,对IMAX体验是啥感觉更是没有概念。
但现在呢?短视频时代的观众注意力被分散,耐心被稀释。3 小时的观影时长对许多人来说成了负担。
即使其在大陆票房不佳,但阿凡达系列在全球影史上的地位依旧不可撼动,《阿凡达》以 212.00 亿元的票房成绩位居榜首。是卡梅隆对极致视觉效果完美追求的回报。
70 岁的卡梅隆依旧坚定地奉行着他的理念,从《终结者》到《泰坦尼克号》;从《阿凡达》到《阿凡达 2》,他的每一部电影,都在探索电影技术的边界。
但问题来了:当观众对技术创新已经审美疲劳,当AI都能生成电影片段的时代,卡梅隆的技术优势还有多大意义?
这次,《阿凡达 3》将继续探索潘多拉星球上的纳美人文化,除了《阿凡达 2》新登场的纳美礁人族,还会介绍两支新的纳美族群。更多的族群,这就意味着更复杂的故事线,这个时候也意味着更大的制作成本。
这里有个有趣的悖论:技术越先进,成本越高;成本越高,商业压力越大;商业压力越大,艺术创作的空间反而越小。卡梨隆会不会也陷入这个困境?
12 月 19 日,这个属于全球电影市场的黄金时段,恰逢圣诞假期,使得观众拥有了闲暇时间走进影院观看这部荧幕巨制。
在中国市场,12 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要与贺岁片、进口大片一同在舞台上竞争。《阿凡达 3》的对手不仅仅是其他的电影,更是观众越发挑剔的口味以及愈发增多的娱乐选择。
Netflix,优爱腾短视频平台——全都想方设法地瓜分观众的空闲时间。电影院已然不再是娱乐的单一之选,甚至并非首要之选。
但你知道吗,正是这些挑战,让《阿凡达 3》变得更加有趣了。
卡梅隆遭遇质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当年在《泰坦尼克号》进行拍摄之时,媒体曾调侃他为“史上最为昂贵的灾难”。不过结果却大大出乎那些嘲讽者的意料,《泰坦尼克号》竟一下子成为那个时代的票房王者。
《阿凡达》也使用了 3D 技术、动作捕捉和虚拟摄影,当时都被认为是吸引人眼球的办法可卡梅隆用成绩展现了技术创新的真正价值。
现在的问题是:《阿凡达 3》会是卡梅隆的又一次胜利呢,还是技术狂人的滑铁卢?
作为中国观众,我们面临一个有趣的选择:是继续支持这位技术大师的探索,还是用脚投票表达对传统电影模式的厌倦?
这不是仅仅一次观影的选择,而是对电影未来方向的一次投票。倘若《阿凡达 3》失败也许就意味着,大制作科幻电影时代的终结;倘若成功,或许会开启电影技术的崭新历程。
12 月 19 日,北美上映。中国内地的具体日期虽然还未公布,但应该不会太远。
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再次被卡梅隆震撼,或者准备好见证一个时代的落幕?
无论如何,这都将是一次值得记住的观影体验。因为像《阿凡达》这般的电影,或许真的不会再有了。
参考资料:
《阿凡达2》票房失利 电影行业却重燃希望·中国经营报·2022-12-24
《阿凡达2》票房超《复联3》成影史第五,前五卡梅隆独揽三席·作者:严珊珊·观察者网
全球影史票房榜·猫眼专业版